赵文昌中乙榜雨中感怀见遗走笔和答 其二

十日春无一日晴,客堂沽酒莫辞倾。
纸窗风信梨花雨,恼乱归心是此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文昌中乙榜雨中感怀见遗走笔和答》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春天,当时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正在为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时,接到了好友李定去世的消息,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李定的哀悼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我昔南迁初,君亦西来去。  
相从二十年,如梦忽如许。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今君既已死,余尚谁与归?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掩泪空垂袖,登城望所思。  
欲将诗句慰凄凉,却恐无情胜有情。  
故人已作云烟散,此意凭谁寄?  
  
遥想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碧流清。  
何似生前共尊酒,醉里不记归程。  
君不见,汉文皇帝有仙骨,  
可怜帝宠倾圣世。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闻容发私自惊。  
  
而今君去西江上,黄鹤应嫌白首生。  
但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令人忆谢家,柳塘风起钓鱼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整首诗通过抒发对李定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助对李定的怀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