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八首 其二

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
各边声势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事八首·其二》是明朝诗人边贡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内容:

  1. 作者介绍:边贡,字子进,号华泉居士,是明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明史》中记录了其生平事迹。边贡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现状。

  2. 原文及翻译:《感事八首·其二》原文如下:“一自甘州杀宪臣,国家纲纪似秋尘。各边声势元相倚,缓急谁为死力人。”这首诗表达了边贡对于国家政治状况的深刻忧虑。他描述了在甘州发生的事件,强调了国家法纪的败坏,以及各地将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赖使得他们在国家紧急关头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

  3. 背景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的一个动荡时期。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边疆地区也出现了不稳定因素。边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种混乱局面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展望。

  4.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边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现实政治的反思,揭示了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本质。他提醒人们注意国家纲纪的败坏和地方官员之间的勾结,呼吁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保持警惕。

  5. 艺术手法:边贡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例如,他将国家比喻为“秋尘”,暗示着国家的法纪已经如同秋天的尘土一样被忽视和污染。他还通过描述边疆将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

  6. 鉴赏评价:从现代的角度审视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仍有启示意义。边贡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正和法治的重要性。

《感事八首·其二》不仅是边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