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何年下碧松,寝门幽寂杳仙踪。
山中谏议无书上,地下恩光有诏封。
鹭锦巧裁焚处服,翟冠重补画时容。
天涯客子秋来恨,庭叶萧萧草露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双鹤何年下碧松,寝门幽寂杳仙踪。
山中谏议无书上,地下恩光有诏封。
鹭锦巧裁焚处服,翟冠重补画时容。
天涯客子秋来恨,庭叶萧萧草露浓。
《周仲礼二亲挽诗》是明代诗人边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对逝去双亲的哀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边贡(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是明代著名的文人和学者。边贡以其婉约的诗风和直言敢谏的性格而著称于世,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前七子”,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影响深远。
诗歌原文:
双鹤何年下碧松,寝门幽寂杳仙踪。 山中谏议无书上,地下恩光有诏封。
鹭锦巧裁焚处服,翟冠重补画时容。
诗歌赏析:《周仲礼二亲挽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父母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首句”双鹤何年下碧松”借用双鹤飞翔于松树之下的景象,寓意父母如松一般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次句”寝门幽寂杳仙踪”则形容父母的离世给家带来深深的空虚和寂寞。后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父母的生前作为以及自己的悼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
《周仲礼二亲挽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成就,而且在情感上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魅力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