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同年黎侍御乾兆六十

楚蒙山下树围村,共识先朝柱史门。
衣上主恩馀獬廌,水边家计有鸡豚。
初怜忤贵兼辞富,晚喜生儿且见孙。
惆怅同袍不同国,寿筵何日对芳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同年黎侍御乾兆六十》是明代诗人边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边贡,明代山东历城人,字廷实,号华泉。他于弘治九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兵科给事中等职。嘉靖时期,他的仕途达到了顶峰,曾担任南京户部尚书等重要官职。尽管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他却在嘉靖末年因病去世。
  1. 诗歌原文
    楚蒙山下树围村,共识先朝柱史门。
    衣上主恩馀獬豸,水边家计有鸡豚。
    初怜忤贵兼辞富,晚喜生儿且见孙。
    惆怅同袍不同国,寿筵何日对芳樽。

  2. 诗意解析

  • 楚蒙山下树围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村庄景象,树木环绕,环境优美。
  • 共识先朝柱史门:暗示了这位黎侍御与朝廷的深厚渊源和身份。
  • 衣上主恩余獬豸:表达了他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
  • 水边家计有鸡豚:反映了他在家乡的生活状态,虽然简朴但充满生活气息。
  • 初怜忤贵兼辞富:描述了他起初对权力和财富的态度,既反感又拒绝。
  • 晚喜生儿且见孙:反映了他的晚年生活,享受家庭的温暖。
  • 惆怅同袍不同国:表达了他对朋友命运的感慨,即使身在异乡也难以忘记故土。
  • 寿筵何日对芳樽:暗示了他期待在适当的时候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共庆长寿。

通过对《寿同年黎侍御乾兆六十》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感受到边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