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同年少宰朱玉峰五十

玉堂天府迥无尘,江藕山桃献寿新。
不信麒麟应祥瑞,正须龙马配精神。
春秋五十今壬午,礼乐三千旧丙辰。
尊斝幸随珠履后,独惭张咏榜中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同年少宰朱玉峰五十》是明代诗人边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朱玉峰年华正茂的美好祝愿。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岁月的美好与友情的深厚。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边贡(约1476—1532),字廷实,号华泉,明代山东历城人。他以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博士、兵科给事中等职。在官场上,他直言敢谏,为官清正,晚年因遭劾罢归。他的文学成就颇丰,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为“前七子”,有《华泉集》传世。
  • 作品特点:边贡的诗歌风格婉约,善诗文,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在艺术成就上,他的作品既有严谨的格律,又不失清新自然,被后世尊为“诗坛泰斗”。
  1. 原文展示
  • 诗句如“玉堂天府迥无尘,江藕山桃献寿新。不信麒麟应祥瑞,正须龙马配精神。”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 “春秋五十今壬午,礼乐三千旧丙辰”则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于美好回忆的珍视。
  • 最后一句“尊斝幸随珠履后,独惭张咏榜中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不能与同袍共饮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才华出众者的敬意。这句话体现了作者谦逊的性格和对他人成就的尊重。
  1. 写作背景
  • 《寿同年少宰朱玉峰五十》的创作背景是在嘉靖年间,当时边贡因直言敢谏而遭到弹劾,被迫离京归乡。在这一时期,他游历山水,遍访名胜古迹,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风貌的诗歌。
  • 该诗的创作不仅反映了边贡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感情,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特色,是研究明代文化的一个窗口。
  1. 文学价值
  • 《寿同年少宰朱玉峰五十》作为边贡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这首诗不仅是边贡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历史评价
  • 清代学者王文濡在《评点唐诗成书》中提到:“边贡《寿同年少宰朱玉峰五十》一绝,用意甚深,词亦简括,可谓妙品。”。
  • 明代诗人李东阳也曾评价说:“边贡之诗,风韵翩翩,不落俗套,尤善于七律,其造诣当不在李梦阳之下。”。

《寿同年少宰朱玉峰五十》不仅是边贡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