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雨晴桑重绿,南风楝花开蔌蔌。
故人谒我此山隈,带束乌犀帽轻縠。
入门相顾如梦寐,名姓虽忘面仍熟。
久之稍稍忆旧游,尚恐非真问童仆。
遂昌先生客满座,君时雄辩众宾服。
先生博学且敬君,况我才疏敢相逐。
苏台一别已十载,世事飘如电经目。
羡君游侠印屡悬,嗟我巢倾卵俱覆。
去年谪官向河洛,手脚酸皲双鬓秃。
归来亲友半死生,不意逢君此江曲。
摩挲老眼为君喜,更觉君颜美如玉。
龙江花落乳燕飞,芙蓉叶大笋过竹。
杀鸡沽酒招我饮,烂醉颓然坦其腹。
深情密意语未终,舟楫匆匆去何速。
临流索我题诗送,诗句难工羞再读。
庐山东来五老峰,大孤小孤青乱矗。
着我茅茨一二间,悠然醉把东篱菊。
赠吴居易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吴居易别》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魔”。其诗歌创作涉及广泛主题,以关注民生、抒发情感见长。白居易的诗歌以其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而广受欢迎。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原文:
黄梅雨霁桑叶重,南风楝花如雪飞。故人谒我于此山隈,乌犀帽下轻縠纹。入门相顾恍如梦,名姓虽忘面尚熟。久之稍忆旧游地,恐非真似问童仆。遂昌先生满座宾,雄文雅句令人醉。诗歌解析:
- 自然美景描绘:首联“黄梅雨霁桑叶重,南风楝花如雪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黄梅雨后的桑叶重新生长,南风中的楝花如雪花般飘落。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重生。
- 友情深厚表达:中间两联“故人谒我与此山隈,乌犀帽下轻縠纹。入门相顾恍如梦,名姓虽忘面尚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喜悦和深厚的友谊。诗人虽然忘记了对方的姓名,但仍然能感受到彼此间的熟悉和亲切,这种超越语言的沟通,展现了友情的珍贵。
- 哲理思考:“久之稍忆旧游地,恐非真似问童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担心这种美好的相遇不是真的,而是如同梦中一般,提醒人们珍视眼前的友情和相聚的时光。
- 文人墨客赞誉:最后两句“遂昌先生满座宾,雄文雅句令人醉。”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美。诗人称这位友人为“遂昌先生”,表明对方在文人群体中的地位,同时也称赞其文才出众。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人雅集的赞赏。
- 作品鉴赏:
- 情感真挚:此诗情感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达人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想象,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例如,“黄梅雨霁桑叶重”与“南风楝花如雪飞”之间的对比,既形成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文化背景:
- 白居易的生平:白居易出生于公元772年的河南新郑,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诗人。他在官场上经历了不少波折,最终在唐武宗时被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晚年又重回朝廷。白居易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学理念,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
- 历史评价:
- 历代评价:《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是他对人间情感的深刻体悟,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 影响与传承:白居易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喜爱,而且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赠吴居易别》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送别诗。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还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