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生温子敬

铦锋淬锷未由降,梦底生花愧老江。
要见太平无事日,杀青书里作长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笔生温子敬》是元末明初诗人虞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虞堪(1357-1438),字克用,一字胜伯,苏州府长洲人,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虞堪出身书香门第,家藏丰富,擅长诗歌和山水画,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抱负的关注。在洪武年间,他为云南府学教授,但最终因故卒于其官。虞堪的创作不仅限于诗,他还编辑了《希澹园诗集》,其中包含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已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后世研究的宝贵资料。

  2. 作品内容分析:这首诗以“赠笔生温子敬”作为题目,实际上是一篇赠与友人的书信,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诗中“铦锋淬锷未由降”意指锋利的刀剑经过淬火才能锋利,比喻只有经过艰苦磨砺才能有所成就,而“梦底生花愧老江”则表达了一种遗憾,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感到惭愧。“要见太平无事日,杀青书里作长杠”则描绘了一个和平繁荣时代的景象,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可以安心创作,无需担忧战争和动荡。

  3.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将锋利的刀剑比作自己,寓意着只有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才能获得进步;将梦想比作花朵,意味着美好而脆弱的理想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得到维护。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借物抒情的技巧,如“铦锋淬锷”和“梦底生花”,使诗句富有哲理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

  4. 历史影响:《赠笔生温子敬》不仅是虞堪个人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元末明初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虞堪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5. 现实意义:今天,虽然和平与繁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虞堪诗中的精神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我们应该像诗中的诗人一样,不断学习、进取,为实现个人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应当珍惜和平的时代,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

《赠笔生温子敬》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虞堪个人生命体验的反映,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