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雪楼

郢调凄凉思转幽,卜居还倚鲍山丘。
初疑海气能成市,不道仙人独有楼。
乘兴好看明月上,登高长啸白云秋。
琴心自在谁堪识,且听巴人下里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白雪楼》是明代诗人魏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魏裳,字顺甫,明朝人,生活在湖广蒲圻。他的文学成就颇为显著,不仅因工诗文而受到王世贞的高度赞扬,还创作了《云山堂集》、《湖广通志草》等作品。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审美眼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内容:《题白雪楼》以“郢调凄凉思转幽,卜居还倚鲍山丘”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怀念。接着,他描绘了在白雪楼中赏月、登高的情景,以及在琴声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感受。诗中还蕴含着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3. 艺术特色:该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严谨的起承转合,通过对比楚地的明月与中原的白云,巧妙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简练而不失深度,意象丰富而富有诗意,体现了魏裳卓越的诗歌造诣。
  4. 社会影响:魏裳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赞誉,其影响力也延续到了后世。《寄题郢州白雪楼》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人风貌的重要文献资料。

魏裳的《题白雪楼》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韵味的古诗,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和心态的一种深刻揭示。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