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徐用王躬耕图,和余广霞韵,是岁值大水

拍浪天浮,柴门外、江涛新涨。
经水道、平添数尺,幸而无恙。
荷锸也须耕月下,带经却惯锄云上。
看载筐、及筥自南来,伊谁饷?
瞻绿野,清波漾。
樵父泣,渔翁唱。
羡庞妻作黍,陶公成酿。
曳索有时还著屩,挂钱无事将携杖。
问徐孺、稼穑近如何?图难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题徐用王躬耕图,和余广霞韵,是岁值大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天。

词的上片写作者对王恭叔的怀念与祝愿。首句点明题旨:“题徐用王躬耕图,和余广霞韵”。王恭叔即王恭,号用之,南宋初诗人、书法家。“躬耕”,指亲自耕田。王恭叔曾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避乱江西吉州,辛弃疾曾送他到赣江边,临别赋此词相慰。“躬耕图”即“王躬耕”图。“和余广霞韵”,意谓要仿效辛弃疾的“广霞”韵,也就是学习辛氏词的风格。这里,王恭叔自喻为农人,辛弃疾则自喻为游子,两人虽不同行,但却同忧国忧民。

下片写作者对国事的关注与担忧。首句承上启下,由王恭叔的“躬耕图”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念我何人哉?有志不获骋。”这两句抒发了自己报国之志不得施展的感慨。接着以“天时”、“地利”、“人和”三句,从客观方面说明自己虽然不能施展抱负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自己的感情上来:“安得如椽大笔,为天下苍生挥毫!”这是辛弃疾一生的心愿。

整首词表现了辛弃疾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精神,也反映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词写得慷慨激昂,气魄雄浑,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