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桌

雕檀斲梓样新奇,雾阁云窗任转移。
金兽小身平立处,玉人双手并抬时。
轻烟每向穿花见,细语多因拜月知。
有约不来闲凭久,麝煤煨尽独敲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烧香桌》是明代诗人瞿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瞿佑:字宗吉,明浙江钱塘人,有“瞿家千里驹”之称。他以学博才赡闻名,十四岁能即席和杨维桢诗,被誉为“瞿家千里驹”。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起伏,从因诗获罪下诏狱到永乐中因诗祸被谪戍保安十年,后在洪熙元年释归,恢复了官职。
  1. 作品原文
  • 雕檀斲梓样新奇:形容雕刻之精美与材质之珍稀。
  • 雾阁云窗任转移:描绘了建筑的布局巧妙,宛如云雾缭绕的阁楼,窗户随意转移,给人以无限遐想。
  • 金兽小身平立处:指金兽(一种古代青铜器)小巧精致,置于平稳之处。
  • 玉人双手并抬时:描述女子姿态优雅,双手并举,增添了一份柔美的氛围。
  • 轻烟每向穿花见:轻烟袅袅,如穿花般飘动,给人以朦胧之美。
  • 细语多因拜月知:夜晚的低语,多半是为了拜月,表达了对月亮的崇拜之情。
  • 有约不来閒凭久:期待的朋友未至,只能长时间地等待。
  • 麝煤煨尽独敲棋:独自在炉火旁下着象棋,享受那份静谧的时光。
  1. 赏析鉴赏
  • 艺术风格:《烧香桌》展现了瞿佑精湛的艺术造诣,其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将古典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文化内涵:诗中的“轻烟”、“细语”、“拜月”等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烧香桌》的创作背景复杂多变。瞿佑一生历经波折,从文学成就到政治挫折,再到晚年的恢复职位,这些经历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 这首诗可能是在瞿佑晚年或仕途受挫时创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烧香桌》不仅作为诗歌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