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道中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阳道中》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成就非凡,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诗人、大臣和军事家,曾担任河南、山西巡抚。他在任内关注民生,致力于政务改革,深受百姓爱戴。
  • 创作时间:据《平阳道中》的创作年份及内容,此诗可能作于其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期间,反映出他巡视地方时所见所感的情景。
  1. 作品特点
  • 艺术风格:《平阳道中》以简洁明快的七言绝句形式,展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慨。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 主题表达: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在平阳道中所见所闻的喜悦和欣慰。从轻松的笔调中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愉快和满足感。
  1. 文学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明代诗人的作品,《平阳道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面貌,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朝中后期文化、政治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资料。
  • 教育意义:诗歌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欣赏,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平阳道中》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了解当时社会风情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