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归何暮,双飞下海田。
夜寒华表月,春暖玉台烟。
赴影随疏节,流声应别弦。
缑山疑是雪,吴市俨如仙。
燕雀空卑翼,蜉蝣自小年。
何当成六翮,飙举阆风前。
双鹤六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鹤六韵》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双鹤六韵》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双鹤六韵》的作者是明代的于慎行。于慎行,字可远,一字无垢,出生于东阿(现今属山东省),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于慎行在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之后仕途顺利,官至礼部尚书。他不仅文学成就突出,还著有《谷城山馆诗集》和《谷山笔尘》等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诗歌原文:这首诗全文如下:白鹤归何暮,双飞下海田。夜寒华表月,春暖玉台烟。赴影随疏节,流声应别弦。缑山疑是雪,吴市俨如仙。燕雀空卑翼,蜉蝣自小年。何当成六翮,飙举阆风前。
诗歌鉴赏:于慎行的这首《双鹤六韵》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和人生感悟。诗中的双鹤象征着高洁、自由的精神追求,而诗中描述的自然景物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双鹤飞翔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活力和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中还隐含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态度。
艺术成就:该诗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意象清晰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尤其是诗中所运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双鹤六韵》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雅趣,还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