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投清江浦

淮水吞江浦,孤帆晚复开。
树移沙岸转,波逆海潮回。
人语迎村杂,渔灯拂棹来。
系舟犹未稳,寒漏已频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投清江浦》是明代诗人于若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于若瀛(1552-1610),字元絅,号子步,别署念东,明济宁卫人。于若瀛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他以工诗擅书著称,著有《弗告堂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及译文:淮水吞江浦,孤帆晚复开。树移沙岸转,波逆海潮回。人语迎村杂,渔灯拂棹来。系舟犹未稳,寒漏已频催。
  3. 诗歌赏析
  • 自然描绘: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一幅淮水与大海交汇的景象。诗中“淮水吞江浦”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河流汇入大海的情景,给人以壮阔之感。
  • 人文情感:诗中的人文情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孤帆晚复开,树移沙岸转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人语迎村杂和渔灯拂棹来等描写,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让人感到温馨而真实。
  • 艺术特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晚投清江浦》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晚投清江浦》作为明代的一首著名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细腻描绘,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