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庭前丛菊

寒英剪剪弄轻黄,百卉凋零见此芳。
天意也应怜晚节,秋光端不负重阳。
郊原惨淡风吹日,篱落萧条夜有霜。
输与陶翁能领略,南山在眼酒盈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庭前丛菊》赏析

文征明,这位明代的文人画家,以其卓越的书画成就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于世。《咏庭前丛菊》便是其众多佳作中的一颗璀璨星辰。诗中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景色与菊花的傲骨相映成趣,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寒英剪剪弄轻黄”,便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姿态。而“百卉凋零见此芳”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菊花在这百花凋谢的秋日里显得格外娇艳,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特殊使命。诗人通过对比“天意”与菊花,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天意也应怜晚节”一句,更是将菊花的高洁品格与自然界的时序变化巧妙联系,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的后半段,“郊原惨淡风吹日,篱落萧条夜有霜”,则是对菊花生长环境的进一步描绘,既展示了秋天田野的萧瑟,也衬托出菊花不畏严寒、孤芳自赏的风骨。

文征明通过《咏庭前丛菊》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更寄托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正如陶渊明能在菊花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文徵明也在这寒英之间找到了自我坚守的力量。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