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文定公东庄

相君不见岁频更,落日平泉自怆情。
径草都迷新辙迹,园翁能识老门生。
空馀列榭依流水,独上寒原眺古城。
匝地绿阴三十亩,游人归去乱禽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徵明的《过吴文定公东庄》

“过吴文定公东庄”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的一首古诗,收录于他所著的《甫田集》卷五诗五十一首中。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落日、平泉、径草、园翁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诗中写道:“相君不见岁频更,落日平泉自怆情。径草都迷新辙迹,园翁能识老门生。”这里,文徵明通过对比新旧景象,表达了岁月无情、人事变迁的主题。同时,他也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中的“空馀列榭依流水,独上寒原眺古城”两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古老的场景中。这里的“列榭”和“古城”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诗人独自登上高高的寒原,眺望着古城,则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与寂寞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与批判。

诗的最后一句“匝地绿阴三十亩,游人归去乱禽鸣”,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句诗通过对绿荫覆盖的田野和鸟儿乱飞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他身处繁华的世界,却依然向往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过吴文定公东庄》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执着品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