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谯漠漠带郊坰,晚色浮空鼓角晴。
西望青山明落日,北风吹雪满江城。
繁华欲问都无迹,兴废相寻每系情。
秋草不菲愁万里,古原南畔看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荒谯漠漠带郊坰,晚色浮空鼓角晴。
西望青山明落日,北风吹雪满江城。
繁华欲问都无迹,兴废相寻每系情。
秋草不菲愁万里,古原南畔看云生。
。
《登鼓角楼》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散曲,全篇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对山河壮丽景色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变化。
从远处看,群山连绵起伏;近处,则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土地。这景象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与敬畏。
我站在高高的鼓角楼上,俯瞰着脚下这片广袤的大地。四周都是苍茫的远山和蜿蜒的小路,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画卷之中。
张可久(1260年-约1324年),字小山,号云间遗民、玉壶散人等,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散曲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