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轩曲 其十九 (己丑)

敕使凌晨候谢恩,口传天语浃春温。
榜中怕有冯唐老,为报青年慰至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轩曲·其十九》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钱澄之于明代末年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以笔为剑,通过诗文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他个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在这首《临轩曲·其十九》中,他通过描写敕使凌晨候谢恩的场景,隐喻了国家政治的清明与治理者的英明。同时,通过对“榜中怕有冯唐老”的描述,也隐含了他对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评。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钱澄之作品中独特的时代感和批判精神。

  2. 文学特色:《临轩曲·其十九》作为一首抒情短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著称。钱澄之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既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他个人的抱负和理想。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3. 主题思想:在《临轩曲·其十九》中,作者通过“敕使凌晨候谢恩,口传天语浃春温”这一场景,传达了对君主圣德的颂扬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憧憬。而“榜中怕有冯唐老,为报青年慰至尊”则反映了对官场黑暗和政治腐败的批判。钱澄之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即君主贤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理想世界。

  4. 艺术风格:钱澄之的诗作在风格上追求简练而不失深意,语言质朴却富含哲理。他的诗歌常常借助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或寄托思想,这种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哲理深度。

钱澄之的《临轩曲·其十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钱澄之的个人风格和他的时代背景,还能深入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