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雏饮马傍江汀,炮火雷轰似不听。
骑马欲回还下坐,山颠去放海东青。
从军口号 其五 (丙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从军口号 其五(丙戌)》是钱澄之的作品,而非“不知道”。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对将士英勇奋战和国家安定富强的期待。
钱澄之,清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成就著称,其中《从军口号 其五(丙戌)》便是代表作之一。该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及边关将士的深切关怀。
诗中的“胡雏饮马傍江汀,炮火雷轰似不听”形象地描绘了边疆战马嘶鸣、烽火连天的景象。胡地的士兵正饮马于江边,炮火声雷轰般响起,但似乎并未影响到他们坚定的意志。紧接着的“骑马欲回还下坐,山颠去放海东青”则展现了将士们骑马归来,准备休息,同时放飞信鸽传递信息的情景。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将士们不畏艰险、忠诚报国精神的赞扬和敬意。
诗中还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北风卷沙雪,凄凄日夜寒。安边在今日,焉敢辞苦难。”这几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边疆寒冷天气和艰苦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宁的深深忧虑。他认为只有坚守岗位,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钱澄之的《从军口号 其五(丙戌)》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特点,以及诗人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