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开少 其二 (丙戌)

汉廷党祸几人馀,国覆君亡禁甫除。
北寺已成元礼狱,西行谁上贾彪书!
淮南幕启借前箸,武水壁深开后车。
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澄之的《酬开少 其二 (丙戌)》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的诗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他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诗》,有《屈宋合诂》、《藏山阁诗文集》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
    汉廷党祸几人馀,国覆君亡禁甫除。
    北寺已成元礼狱,西行谁上贾彪书!
    淮南幕启借前箸,武水壁深开后车。
    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

  3. 诗歌鉴赏

  • 政治隐喻:钱澄之通过描写汉廷的政治斗争,表达了他对朝政腐败和政治斗争的无力感。他用“元礼狱”暗指当时朝廷中的斗争残酷,用“贾彪书”象征士人对朝政的不满和失望。
  • 历史反思:诗中“国覆君亡”反映了诗人对于明朝灭亡的痛心疾首。他提到“北寺已成元礼狱”,暗示了宦官专权导致政治腐化的局面。
  • 个人命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官场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他用“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来表达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这首《酬开少 其二 (丙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文献,反映了钱澄之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钱澄之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