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杂诗 其十二 (庚寅)

独树维舟处,联樯并楚伧。
同官应有疏,入狱自伤情!
事定交如旧,天回论渐平。
凄凉金给谏,破舫听人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澄之《梧州杂诗 其十二 (庚寅)》赏析

钱澄之的《梧州杂诗 其十二 (庚寅)》是一篇描绘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与个体情感交织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中描述的是钱澄之在梧州期间所见到的社会情景。“独树维舟处,联樯并楚伧。”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港口景象,船只众多,桅杆相连。这里的“维舟”意味着船只停泊,而“联樯并楚伧”则暗示了船只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可能的政治或军事活动。这种场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背景设定,诗人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动感与变化的时代画面。

“同官应有疏,入狱自伤情!”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这里,“同官应有所疏”表达了官员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政治冲突或不满情绪。而“入狱自伤情”则是诗人以自身的经历来表达对这种政治斗争的恐惧和无奈。这种个人情感的投射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情感深度和人文关怀。

“事定交如旧,天回论渐平。凄凉金给谏,破舫听人争!”这几句则是对事件发展的一种展望和反思。“事定交如旧”暗示了尽管经历了政治风波,但友情和信任仍然坚固。而“天回论渐平”则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够有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最后,“凄凉金给谏,破舫听人争”则是对那些因政治斗争而遭受打击的人们的同情和哀悼。

钱澄之的《梧州杂诗 其十二 (庚寅)》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晚期的社会背景及其对个人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