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龙眠 其一 (丁亥)

龙眠君领袖,一第早飘零。
身命同磨蜴,诙谐本岁星。
姓名行屡变,医卜试偏灵。
菁峒穷栖处,哀吟谁与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龙眠 其一 (丁亥)》是由明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钱澄之,字饮光,一字幼光,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他是明末著名文学家,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为江南三大遗民诗人之一。
  1. 诗作原文
    龙眠君领袖,一第早飘零。
    身命同磨蜴,诙谐本岁星。
    姓名行屡变,医卜试偏灵。
    菁峒穷栖处,哀吟谁与听!

  2. 诗歌赏析

  • 主题内容:《忆龙眠》是一首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昔日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时代更迭的无奈感受。
  • 艺术手法:在艺术手法上,钱澄之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身命同磨蜴”形容人生如同被磨砺的蜥蜴一样艰难,而“诙谐本岁星”则用天文现象来比喻人物性格的多变。此外,诗中的用典也体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和对古代文化的熟悉。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反复的咏叹,诗人展现了内心的悲凉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询问谁还能理解自己的哀鸣,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1. 历史背景
  • 钱澄之生活在明朝末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感受,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1. 文学价值
  • 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钱澄之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读者评价
  • 《忆龙眠》以其深沉的历史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它不仅是钱澄之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一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忆龙眠 其一 (丁亥)》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更是钱澄之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钱澄之于明末社会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