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感事诗八首 其八

架阁成楼傍竹丛,小山松桂半相同。
闲僧投足秋光外,幽鸟防身树色中。
满地蘼芜分晓露,沿阶苔草纵吟虫。
年来榆柳尤萧瑟,引得哀蝉一夜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它由杜甫所作,内容为:
高秋木叶下,常恐岁华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赏析:
《秋兴八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八首。
“高秋”,指深秋。“木叶”,泛指秋天的树叶,借代树木。“下”,指飘落下来。“常恐”,担心。“岁华晚”,一年将尽。杜甫一生关心国事,忧心时政,但一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他看到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而统治者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国家前途感到十分忧虑,因此写下了这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希望有一所广阔的房子,能遮蔽天下所有贫苦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使这些人免受饥寒之苦,得到幸福。“广厦”指广大宽敞的房屋,这里用反语,意思是说只有天下所有的人不再受冻挨饿,自己才能快乐地盖起这样的大房。这两句是说:我多么希望能够拥有一所大房子,能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啊!
“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只要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即使房屋遭到雷击也不害怕了,因为有了坚固的房屋可以遮风避雨。这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乐观豁达的性格。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想象着,在不久的将来,当天下太平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大屋出现在眼前;而现在自己的茅草屋虽破旧不堪,却也足够抵御严寒了。这表现出诗人的旷达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