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故城舟中

无处寻篱菊,何人送酒来。
故园知满径,此地少深杯。
岸柳霜前脆,云鸿日暮哀。
悲秋怜楚客,怀抱向谁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故城舟中》是明代诗人钱应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钱应晋:字次卿,海盐人,万历丙子举人,曾任蓬州知州。钱应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都为了解《九日故城舟中》提供了重要线索。
  1. 诗歌原文
  • 无处寻篱菊,何人送酒来: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找不到篱笆边的菊花,也无人送来美酒的孤独感。
  • 故园知满径,此地少深杯: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记忆与怀念,以及身处异乡饮酒无多的情景。
  • 岸柳霜前脆,云鸿日暮哀:用“霜前”和“日暮”形容季节变化,通过“岸柳”和“云鸿”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
  • 悲秋怜楚客,怀抱向谁开: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秋天的悲凉感受。
  • 情感之深: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种情感深度使得《九日故城舟中》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1. 文化意义
  •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登高远眺、赏菊饮酒等习俗,钱应晋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些活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节日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 文人墨客的情感表达:钱应晋的这首诗体现了文人在特定节日如重阳节所特有的情感状态和审美追求,即通过诗歌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
  1. 文学价值
  • 语言艺术:钱应晋的这首诗运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灵动的艺术效果。每一个词句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整体的意境构建。
  • 主题思想: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记忆的思考。这种主题思想的深度使得《九日故城舟中》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节日吟咏之作,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和文化思考。

《九日故城舟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明代诗歌中的佳作,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