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陨夕峰敛,息影人外区。
沉疴曲以痊,春风渐呿煦。
久困围城苦,散步咏郊墟。
长歌拉清人,俟我乎城隅。
出九华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九华门》是明末清初诗人邝露的作品。在探讨文学作品时,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是非常重要的。邝露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曾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并在广州、福州等地有所涉猎,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状况。
《出九华门》是邝露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雪后夕峰的静谧与生机并存,给人以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感觉。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命循环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出九华门》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诗中,“久困围城苦”可能隐喻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革的敏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出九华门》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诗中的每个字句都经过精心雕琢,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解读,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美的独到见解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出九华门》不仅是一部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深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邝露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历史的教训,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