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回照

何处青山最可情,鼓楼宜晚亦宜晴。
峰衔落日半轮在,叶漏残阳几树明。
鸦背分来金闪烁,雁行飞度字纵横。
能诗独数青莲裔,好景相望咏不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鼓楼回照》是明代诗人薛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首诗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

  1. 作者介绍:薛纲,字之纲,浙江山阴人,天顺八年进士。他曾任职于监察御史和云南布政使等职,有《三湘集》和《崧荫蛙吹》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
    何处青山最可情,
    鼓楼宜晚亦宜晴。
    峰衔落日半轮在,
    叶漏残阳几树明。
    鸦背分来金闪烁,
    雁行飞度字纵横。
    能诗独数青莲裔,
    好景相望咏不成。

  3. 诗句解析

  • “何处青山最可情”: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美景的喜爱和留恋,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
  • “鼓楼宜晚亦宜晴”:描绘了鼓楼在不同时间段展现出的不同魅力,既有夕阳西下时的静谧美,也有晴朗天气时的开阔感。
  • “峰衔落日半轮在,叶漏残阳几树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山峰和树叶,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传达出时间在自然景色中悄然流逝的意境。
  • “鸦背分来金闪烁,雁行飞度字纵横”: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中鸟类飞翔的美丽景象,增添了诗歌的动感和生动性。
  • “能诗独数青莲裔”:通过自比为青莲后裔,表明了作者不仅擅长写诗,而且追求高雅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
  • “好景相望咏不成”: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时难以抑制的情感,以及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内心感受的无奈。

《鼓楼回照》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文化意义,以及诗人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