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冯祥最高山思苍梧

秋风万里动南荒,梦里苍梧若故乡。
深入高厓当虎穴,下看径路绕羊肠。
树枝半熟无名果,花气徐来有异香。
独喜此身尝险熟,不愁毒雾洒衣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冯祥最高山思苍梧》是明代诗人薛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薛治是明代的诗人,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著称。
  • 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秋风万里动南荒,梦里苍梧若故乡。
  • 深入高厓当虎穴,下看径路绕羊肠。
  • 树枝半熟无名果,花气徐来有异香。
  • 独喜此身尝险熟,不愁毒雾洒衣裳。
  1. 诗歌解析
  • 首句“秋风万里动南荒”描绘了一幅广阔且充满变化的秋日景象。这里的“南荒”可能指的是南方边境或遥远的地方,秋风带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变化之感。
  • “梦里苍梧若故乡”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尽管身处他乡,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和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 “深入高厓当虎穴,下看径路绕羊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面临的艰难险阻。这里的“虎穴”象征着危险和挑战,而“羊肠”则是形容道路曲折难行。这体现了诗人在追求目标时的坚定与勇敢。
  • “树枝半熟无名果,花气徐来有异香”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这里的“无名果”可能是指一些野生果实,而“异香”则暗示了其独特之处。
  • 最后两句“独喜此身尝险熟,不愁毒雾洒衣裳”表达了诗人对于历经磨难后的坦然与自信。这里的“险熟”意味着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诗人感到十分满足和自豪。而“毒雾洒衣裳”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所经历的危险环境,但并未影响到他的心情。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决心。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
  1. 艺术手法分析
  • 诗歌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虎穴”、“羊肠”等,这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所面临的艰难局面。
  •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描写,也有内心的深刻感悟。

《过冯祥最高山思苍梧》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它们,同时也要学会享受过程、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