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庖牺龙马图,五行惟水居其初。
自从清浊奠高下,山泽通气无时无。
荆南之水亦众矣,壮观惟有巴陵湖。
世俗相传八百里,足迹未到空踌躇。
今秋持节来南楚,舟泊岳阳访奇古。
登楼始得肆遐观,万顷洪涛际天宇。
如从东岱窥沧瀛,一点仙山隔烟雨。
长风歘起层霄间,渤渤汹汹增狂澜。
轰天揭地急雷鼓,排空炫日堆银山。
须臾风止波涛定,涵泳虚空开玉镜。
金乌饮渊千丈红,白鸥落影一行动。
行客喜甚无氛埃,连翩大舸争往来。
我亦飘然下楼去,放舟中流何快哉。
蜀江西来半天泻,潇湘南接苍梧野。
一剑横空有所之,丈夫不作悠悠者。
洞庭洞庭七泽雄,邹鲁昔有观澜翁。
我今赋此良不苟,乃知有本无终穷。
洞庭湖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洞庭湖歌》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自不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我欲乘风归去来,
却恐琼楼玉宇寒。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山高水长”、“黄河之水”的比喻,展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特点。同时,“我欲乘风归去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梦想与追求。
最后一句“却恐琼楼玉宇寒”,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琼楼玉宇”象征着洞庭湖上的美景,而“寒”字则暗示出这种美好的景象可能短暂易逝。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