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移来遍孔家,芳丛时遣石阑遮。
故应天意怜香洁,玉露年年润好花。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明代文学家薛瑄所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以赞美孔彦缙家族的园林美景为主题,共二十四首,每首都以“其二”开始,以“第二十四”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
薛瑄(1387年-1468年)是元明之际的大儒、理学家,他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传至明中期后,形成了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与王阳明的学说形成了对峙之势。薛瑄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样显著,他的作品不仅在哲学上有所建树,也在诗歌创作方面表现出色,被后人誉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是薛瑄为其师孔彦缙家族的园林美景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有24首,每首都以“其二”开头,以“第二十四”结尾,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学序列。在这些诗中,薛瑄通过对园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九畹移来遍孔家,芳丛时遣石阑遮。故应天意怜香洁,玉露年年润好”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孔家园林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六》是薛瑄为表达对孔彦缙家族园林之美的赞美而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不仅是薛瑄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也是明代园林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组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