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一

一节三年久在边,天威咫尺玉阶前。
靖州城里清宵月,应与家山一样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一》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在靖州的月夜下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以及对于自然景色的感慨。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节三年久在边,天威咫尺玉阶前。
    靖州城里清宵月,应与家山一样圆。

  2. 诗歌赏析

  • 节三年久在边:诗的开头通过“节三年久在边”表达了作者长时间身处边疆的情境。这种经历让作者体会到了国家的威严以及自己责任的重大。
  • 天威咫尺玉阶前:紧接着,“天威咫尺玉阶前”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威严近在咫尺,象征着权威和尊严,也反映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敬畏。
  • 靖州城里清宵月:这里的“靖州城里清宵月”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月光下的靖州城,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美。
  • 应与家山一样圆:最后两句“应与家山一样圆”则是作者情感的抒发,意味着无论身处何方,心中的家国情怀始终如明月一般圆满无缺。
  1. 诗歌背景
  • 薛瑄作为明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思想情感。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一》可能是薛瑄在某次旅行或任职期间所作。靖州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而诗中所描绘的清宵月色,很可能是在这个地方所特有的自然景观。

薛瑄的《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一》不仅是一首美丽的抒情诗,更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画卷。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家庭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