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千年道久湮,谁从羲画见天真。
先生埋骨邙山后,犹有玄虚误世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四圣千年道久湮,谁从羲画见天真。
先生埋骨邙山后,犹有玄虚误世人。
《王弼墓》是明代诗人薛瑄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对魏晋玄学创始人和其哲学成就的纪念,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的人生评价与历史地位。
王弼,字辅嗣,号扶摇子,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被誉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他的生平虽短暂但影响深远,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还因其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而受到后世的高度赞誉。他的政治生涯包括从军征战,平定叛乱,以及后来归附明朝,成为明朝初期的重要人物。
王弼墓位于富驿场镇南部元宝山上,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址。墓的建造时间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当地居民自发重建,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墓地不仅是对王弼个人贡献的纪念,也是对他一生学术和政治成就的象征。墓地的设计和构造展现了明代建筑的特点,如碑顶的龙柱、抱鼓等装饰,这些元素不仅彰显了王弼生前的地位,也寄托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
《王弼墓》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伟大思想家及其贡献的赞颂,也是对古代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通过对王弼的回顾和敬仰,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