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乾坤志未酬,草庐长啸意悠悠。
时才总附奸雄势,大老还为汉室谋。
两表曾闻辞后主,三军几欲定中州。
伐功未就皆天数,锦里英风古庙秋。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八”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薛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诸葛亮这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深切怀念。
薛瑄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诸葛亮生前事迹的缅怀,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忠诚精神。诗句“高视乾坤志未酬,草庐长啸意悠悠”,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高远志向,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坚持。这种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的探讨。
薛瑄通过对比诸葛亮的才华与当时权臣的奸诈,表达了对正义和忠诚的追求。诗句“时才总附奸雄势,大老还为汉室谋”,体现了他对诸葛亮坚守原则、忠于国家理想的敬佩之情。这种对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
薛瑄通过回顾诸葛亮的经典事迹,展现了他的智慧与谋略。如“两表曾闻辞后主,三军几欲定中州”,不仅赞颂了诸葛亮的文采和才干,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关键时刻把握的能力。这种对历史人物成就的赞美,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薛瑄在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哲理深度。“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这不仅是对当时学术发展的一种描述,也是对知识传承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这种个人与历史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和影响力。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八”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诗歌。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评价,薛瑄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诸葛亮的赞颂,更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像诸葛亮一样保持信念,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