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昌子

昌子今虽十岁馀,圣功元自养蒙初。
莫求俗辈梨兼栗,须读前人诗与书。
抄手出门毋浪戏,正襟掩户要端居。
汝亲愿汝身长日,头角峥嵘与众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昌子》是一部由元丰七年(公历1084年)陈师道创作的五言古诗,其中包含追忆与感慨之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师道:陈师道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其诗作多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也在思想上具有独到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郭概是陈师道的岳父,提点成都府路刑狱这一职务意味着他在司法领域担任要职,这对陈师道及其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开头两句:“我见君来,顿觉吾庐小。”这句话表达了见到陈师道时,陈师道觉得陈家简陋的小居与他显赫的身份形成了鲜明对比。
  • 中间四句:从见面时的印象写到由于激动而引起的悲喜交集之情,既细腻,又曲折。这部分描述了陈师道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
  1. 主题思想
  • 亲情的珍贵:通过描述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以及分别时的悲伤,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珍惜亲情的主题。
  • 个人境遇的无奈:在诗中,陈师道通过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身份地位的变化,反映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不协调。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示昌子》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直达人心。
  • 感情真挚:整首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尤其是在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悲伤时,感情流露无遗。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陈师道作为宋代著名的文人之一,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后世影响:虽然陈师道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的作品依然被后人传颂,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对陈师道生活经历的描述,可以窥见北宋时期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 传递人文关怀:陈师道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作者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示昌子》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陈师道作为一个文人的复杂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