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四咏 其二

江城卑湿少尘埃,霁景风烟四望开。
水接洞庭从北去,山连衡岳自南来。
悠悠八翼陶侯梦,落落千年贾傅才。
自昔为邦多故老,总留风节使人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沙四咏 其二》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诗及其作者、背景和主题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薛瑄(约公元1381年—约公元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明初文学家。他生于江苏无锡,是宋代理学家薛季宣的后裔,以儒学闻名于世。他的学问涉及多个领域,尤其在诗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2. 诗歌原文:江城卑湿少尘埃,霁景风烟四望开。水接洞庭从北去,山连衡岳自南来。悠悠八翼陶侯梦,落落千年贾傅才。自昔为邦多故老,总。

  3. 主题与思想:《长沙四咏 其二》通过描绘长沙的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在这首诗中,“江城卑湿少尘埃”展现了长沙的自然之美,而“霁景风烟四望开”则描绘了雨后天晴时开阔的视野。诗中的“悠悠八翼陶侯梦”和“落落千年贾傅才”分别引用了陶渊明和贾谊的历史人物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反思。

  4. 艺术特色:薛瑄在《长沙四咏 其二》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水接洞庭从北去,山连衡岳自南来”通过空间方位的描绘,形成了一种壮阔的画面感;“悠悠八翼陶侯梦,落落千年贾傅才”则通过对陶渊明和贾谊的提及,赋予了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薛瑄的《长沙四咏 其二》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吸引读者,还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和历史智慧的深刻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