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州秋夜独酌

江城秋夜画堂清,市酒沽来只自倾。
绕壁任教虫响切,照人偏喜烛花明。
七千里外思乡邑,十二时中望帝京。
愿布仁风满南极,还将远俗奏彤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沅州秋夜独酌》是明代诗人薛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作者独自饮酒的情景,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和孤独的情感。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薛瑄生活在明朝中叶,他的文学创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个人情感体验。《沅州秋夜独酌》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家乡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艺术特色:薛瑄的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沅州秋夜独酌》中的“江城秋夜画堂清,市酒沽来只自倾”等句子,通过对秋夜宁静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3.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秋天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其中“七千里外思乡邑,十二时中望帝京”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力感。同时,诗中的“绕壁任教虫响切,照人偏喜烛花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
  4. 文学价值:《沅州秋夜独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体现了薛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美学享受。

《沅州秋夜独酌》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诗艺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