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庵底处贮琴书,闻筑幽轩傍所居。
竹叶分阴侵几席,松花和雨点阶除。
调高爨尾初离匣,帙古芸香正满厨。
好在希声与真意,一襟清思迥难如。
题刘佥宪琴书清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刘佥宪琴书清处》鉴赏
《题刘佥宪琴书清处》是明末诗人薛瑄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薛瑄,号敬轩,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程朱理学的研究与传播,其学问深得儒家真传,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在《题刘佥宪琴书清处》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中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知识境界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虚庵底处贮琴书”,就给人以静谧之感。在这里,“虚庵”指代的是简朴而充满智慧的居所,“贮琴书”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视。紧接着的“竹叶分阴侵几席,松花和雨点阶除”,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竹子的阴影轻拂着几案,松树的花瓣随着细雨落在阶前。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更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调高爨尾初离匣,帙古芸香正满厨”,则是对书房内物事的细节描述。这里,“爨”指的是古代的火炉,“箧”则是书籍的箱子;而“调”指的是琴音,“芸香”则是书香。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知识和艺术的尊重与热爱。
最后一句“好在希声与真意,一襟清思迥难如”,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希声”可能指的是琴声,“真意”则是指诗歌传达的真挚情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在欣赏《题刘佥宪琴书清处》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场景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体现。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既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又注重精神上的充实;既享受自然的美景,又品味文化的韵味。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