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人去岁悠哉,移得芳丛夹户栽。
绿荫共随檐影落,清香时逐彩衣来。
年深应有连枝瑞,老大宁非耸壑材。
总赖高堂培养力,秋风还有几花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小山人去岁悠哉,移得芳丛夹户栽。
绿荫共随檐影落,清香时逐彩衣来。
年深应有连枝瑞,老大宁非耸壑材。
总赖高堂培养力,秋风还有几花开。
《题沈令双桂堂》是明代诗人薛瑄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高堂培养的感谢。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出发的介绍:
作者背景:薛瑄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篇原文:诗中“小山人去岁悠哉,移得芳丛夹户栽”描绘了诗人去年轻松自在地移植花草的情景;“绿荫共随檐影落,清香时逐綵衣来”则展现了绿树成荫与花香四溢的景致随着夏日屋檐的影子落下,彩衣随之飘荡。
艺术特色:诗作采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诗句中的自然意象生动而具体,如“绿荫”、“清香”、“连枝瑞”、“耸壑材”,这些词汇不仅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力和自然和谐的赞美。
薛瑄的《题沈令双桂堂》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颂扬,也是对其高尚情操和生活哲学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美学资源和思想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