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崤沔道中

匹马重经旧路岐,西风萧瑟晚秋时。
山川阅世无今古,花草娱人有盛衰。
几道泉鸣幽涧石,两崖蝉响夕阳枝。
秪应词客偏多感,处处秋光首首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薛瑄的《秋日崤沔道中》是一首明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内心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薛瑄(约1387年—1464年),字德温,号敬轩,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他是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北方儒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学问不仅限于儒家经典,更扩展到了道家和佛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学术体系。他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十分详尽,但从留下的诗文来看,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的人物。

  2. 作品原文
    匹马重经旧路岐,西风萧瑟晚秋时。
    山川阅世无今古,花草娱人有盛衰。
    几道泉鸣幽涧石,两崖蝉响夕阳枝。
    秪应词客偏多感,处处秋光首首诗。

  3. 主题分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山川”、“花草”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深深感慨。在古代文学中,自然景观往往被视为寄托诗人情感的载体,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 时间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西风萧瑟晚秋时”,这不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描述,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时间和岁月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这种感慨也体现在诗中的其他句子中,如“山川阅世无今古”,暗示了世间万物都在经历着从生到死的过程,而这一切对于诗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现实。
  • 文人情怀的表达:诗中多次提到“词客”和“诗”,这表明诗人本人也是一位文人。文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季节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秋日崤沔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内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欣赏和品味生活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