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招隐诗十九首 其四

服貌非常世孰亲,空山独往不嫌频。
啼鹃或作苌宏血,狡兔谁拚豫让身。
接地洋洋饥可乐,终朝坎坎道奚贫。
元黄龙战凋伤尽,莫向尘途复问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招隐诗十九首 其四”是明代诗人萧光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又招隐诗十九首”是明代萧光绪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组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萧光绪的生平并不广为人知,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不容忽视。他的诗作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这些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是他对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
  2. 艺术特色:“又招隐诗十九首”在艺术上展现了萧光绪的独特风格,其中“服貌非常世孰亲,空山独往不嫌频”等语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美,更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心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
  3. 思想内容:萧光绪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他也通过对人生百态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道德操守的追求。

“又招隐诗十九首 其四”是明代萧光绪的一首代表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