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万壑林逾密,石径初夷鹿豕群。
何处樵歌归路晚,一挑斜带暮山云。
考岭樵归
介绍
《考岭樵归》是明朝诗人张恂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 诗歌原文
《考岭樵归》的原文如下:
崎岖危磴扪萝上,古木千章伐不穷。
一局烂柯横笛出,担头旋觉夕阳红。
- 诗歌赏析
a.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松杉万壑林逾密,石径初夷鹿豕群”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考岭地区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蜿蜒曲折的小径,以及周围栖息着鹿群的景致。这些自然元素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b. 樵夫生活的写实:“何处樵歌归路晚,一挑斜带暮山云”这句诗通过樵夫归途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朴实。诗人通过对樵夫歌声、斜阳以及远山云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淳朴的生活气息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 创作背景
《考岭樵归》作于明代,当时考岭地区的森林茂密,坡陡路险,是一片未被广泛开发的自然风光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作者张恂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一自然景观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 艺术特色
a. 意境深远:张恂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隐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b. 语言简练: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不仅易于理解,而且更加深入人心。
- 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
a. 历史文化价值:《考岭樵归》作为一首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古诗,对于研究明代文学、民俗文化乃至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b. 社会启示作用:诗中的自然美景和劳动者的生活态度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即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劳动人民的价值。
除了上述分析外,还有以下一些补充信息:
- 在欣赏这首诗时,不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更全面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 可以进一步探索类似主题的古代文学作品,以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知识储备。
《考岭樵归》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古诗,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它通过对考岭地区自然风光和劳作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同时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源,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