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童谣

山东绮云鸡,刷羽来山西。
到处潜饮啄,河梁借羁栖。
江䳱野鴷欺予客,怒目血鵀动相扼。
紫翎蹉跌金距愁,碧叶轻翻香稻秋。
不如折翅归故乡,五更明月啼山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童谣》是明代诗人卢楠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动物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次童谣·山东绮云鸡》全文如下:

  1. 作者介绍:卢楠(1497-1566),明朝著名文学家,字绍之,号子木,因避世宗讳,改称子才。他生活在明朝中期,是明代中叶的一位杰出诗人。

  2. 内容解析:在《次童谣》中,卢楠通过描绘一只山东的绮云鸡,展示了其对生命、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诗中不仅展现了鸡的生活习性,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如“紫翎蹉跌金距愁”等句,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与命运变迁的感慨。

  3.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童谣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常用于传达社会信息、表达人们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卢楠的这首《次童谣》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

《次童谣》不仅是卢楠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