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女东邻未是过,秋来休似隔银河。
香鬟小学平阳舞,艳曲低翻子夜歌。
弄日鸳鸯窥绮幔,偷春蛱蝶趁花罗。
大堤此夕堪肠断,回首犹怜逝水波。
观妓即席走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妓即席走笔》赏析
在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卢楠的《观妓即席走笔》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金秋时节,目睹了一幅生动的场景画卷。诗中,卢楠以楚女东邻为题,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女子的舞姿、乐曲,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
“楚女东邻未是过,秋来休似隔银河。”这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午后。诗人似乎在暗示,眼前所见之人并非寻常女子,她的美丽足以让秋天变得不再像银河般遥远。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女性的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易逝。
“香鬟小学平阳舞,艳曲低翻子夜歌。”这两句更是将读者的情绪推向高潮。香鬟学舞的优雅,艳曲低唱的曼妙,无不展现出女子们的艺术才华。然而,这些美好的瞬间如同流水般短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弄日鸳鸯窥绮幔,偷春蛱蝶趁花罗。”在这美丽的背后,诗人似乎看到了一种悄然发生的变化。那些曾经嬉戏的鸳鸯和蝴蝶,如今只能在绮幔和花罗之间窥探,失去了往日的自由与欢愉。这不仅是对青春易逝的哀叹,也是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思考。
“大堤此夕堪肠断,回首犹怜逝水波。”一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他站在江边的大堤上,回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这种情感的纠结与挣扎,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而动人。
卢楠的《观妓即席走笔》,以其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的一座丰碑。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美女与音乐的诗,更是一种对生命无常、对时间无情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的卢楠,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位诗人的才华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