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敬叔 其五

岂徒伤短命,三叠叹秋风。
世变初今异,心惟尔我同。
门常关柳畔,径祇辟篁中。
共励千秋业,谁知一半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敬叔 其五》是明代诗人黎景义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敬叔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哀悼。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岂徒伤短命,三叠叹秋风。世变初今异,心惟尔我同。门常关柳畔,径祇辟篁中。共励千秋业,谁知一半空。

  2. 诗歌解析

  • 悼念与感怀: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敬叔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岂徒伤短命”表达了对敬叔短暂生命的哀伤;“三叠叹秋风”则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世事变迁、时代更迭的无力感和无奈。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世变初今异,心惟尔我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彼此心灵的相通。这种情感上的联结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 生活态度:通过“共励千秋业”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尽管面对世事的无常和个人生命的可能性减少,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 结尾的悲凉:“谁知一半空”则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悲观和失落感,反映出诗人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也对自身命运的无常感到无奈。
  1. 诗歌背景
  • 作者生平:黎景义(约1476—1519),字景行,号东皋,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文两方面,尤其擅长七言律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有力。
  • 创作背景:《哭敬叔 其五》的创作时间难以考证,但根据内容推断,此诗应是在敬叔去世之后所作。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得知敬叔的不幸后,深感悲痛而作,以抒发内心的哀思和感慨。

《哭敬叔 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愁和感慨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人物命运和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特点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