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隐谩惊尘世远,门深花竹倚窗开。
东风流水桥南去,落日放歌山下回。
钓渭已忘成大业,筑岩终见老遗才。
萧萧白发身长健,莫负山翁浊酒杯。
又赠樵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赠樵隐》是明代诗人黎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诗歌原文:
高隐谩惊尘世远,
门深花竹倚窗开。
东风流水桥南去,
落日放歌山下回。
钓渭已忘成大业,
筑岩终见老遗才。
萧萧白发身长健,
莫负山翁浊酒杯。诗歌翻译:
高洁的隐居生活让尘世感到惊讶,
门里深深,花木掩映着窗户敞开。
东风轻拂水面,桥向南而去,夕阳下我放声歌唱,山中回响着歌声。
钓鱼渭水忘却了功成名就的大业,
筑巢岩石见证了才华老去。
白发苍苍,身体依然健康长寿,
不要辜负这山中老人的浊酒美饮。诗歌赏析:《又赠樵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隐居生活画面。首句“高隐谩惊尘世远”即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其意在表达出远离尘嚣的高洁志趣。次句“门深花竹倚窗开”,进一步通过描写环境,衬托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第三句“东风流水桥南去”,则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人物心境,东风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而桥南去则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第四至六句则是全诗情感转折与升华的关键,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名利看淡的态度(“钓渭已忘成大业,筑岩终见老遗才”),还透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体悟(“萧萧白发身长健,莫负山翁浊酒杯”),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怀。最后一句“莫负山翁浊酒杯”,既是对过往岁月的一种告别,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以及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又赠樵隐》不仅是一首表达隐居生活美好向往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丰富哲理和深厚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