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飞声逐紫凰,响随寒叶绕空廊。
曲终尽作行云去,月落关城几树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外飞声逐紫凰,响随寒叶绕空廊。
曲终尽作行云去,月落关城几树霜。
《夜听洞箫同子乾作》是明朝黎民表的作品。《夜听洞箫同子乾作》原文如下:
天外飞声逐紫凰,响随寒叶绕空廊。曲终尽作行云去,月落关城几树霜。
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聆听洞箫的情境。“天外飞声逐紫凰”描绘了洞箫的声音仿佛从天上传来,伴随着紫红色的凤凰飞舞;“响随寒叶绕空廊”则形容箫声在空旷的廊道中回荡,与寒叶声相互交织;“曲终尽作行云去”意味着当一曲终了,箫声如同行云般消散在空中,留下了淡淡的余音;最后“月落关城几树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落下后,关城周围的树木上结满了霜花。整首诗通过对音乐与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夜听洞箫同子乾作》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份珍视和传承。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