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道中杂咏 其二

结宇荷为盖,编篱槿作扉。
野晴乾鹊噪,沙暝水禽飞。
牵路缘青壁,樵歌出翠微。
滞淫非客意,山水自忘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桐庐道中杂咏 其二”是明代黎民表的作品。黎民表,字惟敬,号瑶石山人,广东从化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的诗作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颇具创新精神。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黎民表的家族背景深厚,他是黄佐的儿子,也是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等人的同辈。他的文学成就颇受当时文人的推崇。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书法家,与明代众多著名文人有着密切的交往。
  1. 诗歌原文
    结宇荷为盖,编篱槿作扉。野晴乾鹊噪,沙暝水禽飞。牵路缘青壁,樵歌出翠微。滞淫非客意,山水自忘归。

  2. 诗歌赏析

  • 结构分析: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格式,共四句八句,每两句组成一组,共分为两组,形成对称的结构美。
  • 意象选择:诗中选取了多种自然元素作为意象,如“结宇荷为盖”中的“荷叶”,象征了自然的覆盖;“野晴乾鹊噪”中的“鹊”,“沙暝水禽飞”中的“水禽”,则分别代表了鸟类的自然行为。此外,通过描绘鸟鸣和水流的声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 情感表达:虽然整首诗没有明显的直抒胸臆,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的情感得以含蓄地传达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主题探讨: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具体的中心思想,但从“山水自忘归”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心灵归宿的愿望。
  1. 艺术特色
  • 语言运用:黎民表的诗句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例如,“结宇荷为盖”中的“结宇”与“荷为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屋舍的简陋,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 意象创造:在《桐庐道中杂咏 其二》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来传达自己的心情。例如,“野晴乾鹊噪”中的“乾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沙暝水禽飞”中的“水禽”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手法尤为突出,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桐庐道中杂咏 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风光的诗歌,更体现了黎民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黎民表的诗歌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