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二首 其一

落红无数委东流,狂尽杨花风亦休。
春色老来堪爱处,绿阴门巷似清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深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潘希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落红无数委东流,狂尽杨花风亦休。
    春色老来堪爱处,绿阴门巷似清秋。
  2. 作者简介
  •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他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其文学造诣颇深,有“诗豪”之称。
  1. 诗歌赏析
  • 落红无数委东流,狂尽杨花风亦休。
    这句诗描绘了落花飘散的景象,暗喻着时光的流逝。落花如同逝去的青春,随风飘散,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而“杨花”则是春天的象征。在这里,“杨花”不仅指自然界的杨树花开,也暗喻着人生的短暂和易逝。两句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消逝。
  • 春色老来堪爱处,绿阴门巷似清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那些绿意盎然的树木和宁静的门巷依然给人带来愉悦和宁静。这里的“绿阴门巷”象征着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似清秋”则暗示了秋天的收获和成熟,意味着尽管春天已过,但美好的事物仍然值得珍惜和追求。

可以感受到潘希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感慨。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