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少年甄姓

五百年来住此村,梅花妆点雪芳芬。
柴门旧少贤人扫,太极分经孺子论。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
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少年甄姓》是明代诗人欧阳建的作品,创作于明朝。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五百年来住此村,梅花妆点雪芳芬。  
柴门旧少贤人扫,太极分经孺子论。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  
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首先,从诗题来看,“赠少年甄姓”指的是赠送给甄姓少年的一种激励或祝福之意,可能与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有关,但具体信息在现有资料中未被明确指出。

诗歌的内容涵盖了对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的描述,通过梅花的描绘来表达雪的美丽与纯洁。接着提到“柴门旧少贤人扫”,暗示着一种传统的礼节或习俗,可能是在某个家族或地方中常见的行为。此外,诗中提到了太极和儒家经典(如《曾子》《周礼》),这表明作者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

“曾子大贤还儆省,周公元圣亦忧勤”,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众福祉的关注。最后一句“从今再勉三年力,四海人应识得甄”,则是一种鼓励和期许,希望甄姓少年能够继续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赠少年甄姓》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历史见证。它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传递了古人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