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 其二

柴扉馀永日,高卧废逢迎。
僻地愁车马,山童问姓名。
窥门花欲语,下榻鸟还惊。
客至休相讶,庞公不入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秋访唐寅仲先生青门不值》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嘉靖三年(1524年)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秋拜访唐寅仲先生,却因青门紧闭而未能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唐寅仲先生的仰慕之情。

首联“青门闭锁客来迟”,以青门的关闭作为背景,暗示了诗人无法进入的原因。这里“闭锁”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现了青门的封闭状态,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

颔联“红叶满山秋色浓”,则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对唐寅仲先生的期待与渴望。这里的“红叶”不仅指代了秋天的特征,也寓意着诗人对唐寅仲先生的敬仰之情。

颈联“门前冷落车马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未能见到唐寅仲先生的遗憾。这里的“冷落”一词,既表现了唐寅仲先生门前的冷清,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尾联“不见先生空自愁”,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诗人虽然未能见到唐寅仲先生,但却因此而感到深深的忧愁与失落。这里的“空自愁”三字,既是诗人对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无奈感叹,也是对唐寅仲先生无法相见的遗憾之情的抒发。

这首诗通过对初秋访唐寅仲先生却未能见到的情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唐寅仲先生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与挫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