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低小种桑围,妻喜蚕收欲上机。
雀乳空檐花点点,莺啼深巷柳依依。
交情自笑缘贫减,生计谁怜向老微。
细雨池塘新水滑,芰荷初发未堪衣。
初夏幽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幽居》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诗作。该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以下将从诗歌背景、主题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诗歌背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词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年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到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再到晚年退居家乡,陆游始终未忘收复中原的大志。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更以其雄浑豪放的诗风和清新的生活诗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主题内容:这首诗通过对初夏幽居环境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描写日长巷陌晒丝香,雨霁郊原割麦忙等景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特别是结尾两句“欲到湖边还懒动,悠然扶杖立斜阳”,更是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隐忧和无奈。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诗作。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幽居初夏》采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如“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等,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初夏的自然风貌,更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此外,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个字展开,巧妙地将景与情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变化。这种以景写情、以情映景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初夏幽居》不仅是陆游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古今无数读者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