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用前韵 其三

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
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
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
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即事用前韵 其三”是明朝刘宗周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功名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简介:刘宗周(1578年—1649年),字伯绳,号石浦,浙江绍兴人,明朝大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与高攀龙、杨涟等人共同倡导“东林讲学”,反对宦官专政和魏忠贤集团。他的诗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他的散文作品,如《思无邪堂稿》等,深受后人赞誉。
  2. 诗词原文: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3. 诗词鉴赏: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功名追求的审视。首句“老去空悲三上书”表达了岁月无情,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第二句“自言工瑟未工馀”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接下来的“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暗喻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变迁。而“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个人理想的破灭。最后的“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失望。

刘宗周的《即事用前韵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见解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思想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怀,以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